新聞動態(tài)
無麩質新食面,讓生活更美好!Live gluten free,Live better life!
06
2023
-
12
“麩質”的危害!
很多病人談到麩質過敏的第一反應都是“我沒有乳糜瀉,我檢查過了!”。而事實上,乳糜瀉,別名口炎性腹瀉,只是麩質過敏的一種極端表現。乳糜瀉是對谷物產生過敏反應時引起的損害,特別是對小腸的損害。它是人對麩質產生的最嚴重的反應,一般癥狀多表現為腹瀉、腹痛、腹脹、惡心、嘔吐、便秘等腸道不適.
然而麩質過敏不僅僅會引發(fā)乳糜瀉對腸道產生不利,一旦這種疾病的基因被觸發(fā),麩質過敏將成為終生疾病,也將影響皮膚、黏膜以及身體之中的每一個器官。因此,即使一個人沒有患嚴格意義上的乳糜瀉,如果這個人對麩質過敏,那么他的身體的其他部分,包括大腦在內,同樣會處在巨大的風險之中。
就麩質而言,其“黏”性會干擾身體的營養(yǎng)分解和吸收。我們平時吃的肉、蛋、魚,都是結構單一的蛋白質,可以理解為層狀結構的氨基酸,有序地落在一起。而麩質的是一團亂麻,因為麩質本質上不是一種蛋白質,而是多種蛋白質(特別是醇溶蛋白和醇溶蛋白)的混合物,因此很難被消化。
而且一般麩質都是裹挾著大量的淀粉的,我們的消化蛋白酶需要跟蛋白質充分的接觸才能夠起到更好的消化作用,主要通過酶促反應來實現。但是面本身就是淀粉跟麩質的混合體,這就增加了胃蛋白酶與麩質接觸的難度。而且,麩質還可以通過釋放連接蛋白打開腸道細胞之間的縫隙,潛入我們的身體,潛入的越多,我們的免疫系統(tǒng)的負擔就越重,也就越容易讓免疫系統(tǒng)失去平衡。所以說,即使有些人沒有經歷明顯的腸胃不適,但是他們身體的其他部分仍然可能遭受炎癥的攻擊,就比如上面說到的神經系統(tǒng)。
據目前的多項研究顯示,炎癥是許多種腦部功能失調的根本原因,在免疫系統(tǒng)對人體內的一種物質產生反應的時候被引發(fā)。當免疫系統(tǒng)的抗體接觸到它所過敏的蛋白質或者抗原的時候,炎癥級聯反應被引發(fā),大量釋放出一種叫作細胞因子的有害的化學物質。細胞因子與大腦的對抗性很強,損害身體組織并且使大腦易于功能失調和患上疾病。
有鑒于此,也就難怪在阿爾茨海默癥、帕金森病、多發(fā)性硬化癥甚至自閉癥患者身上觀察到細胞因子升高了。(研究甚至表明被誤診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又稱為葛雷克氏癥的人只是對麩質過敏,從飲食中清除麩質即可消除癥狀。)
而作為世界上最著名最長壽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簡稱ALS)患者——霍金,很早就已經關注到了食物敏感對于身體的影響,遵循無麩質飲食。自霍金21歲被診斷罹患ALS以來,與病魔整整抗爭半個世紀,這著實是醫(yī)學史上的奇跡。因此他不僅在專業(yè)領域的成就為人稱贊,他的營養(yǎng)觀點和飲食習慣也是被人津津樂道的話題。采訪中得知,霍金認為自己存在麩質敏感,當避免攝入麩質時,他能感覺到身體狀況的明顯改善。
當然了,霍金身上的醫(yī)學奇跡不僅僅是保持無麩質飲食這么簡單,也與維生素、礦物質的科學攝入,強大的醫(yī)療和護理團隊是分不開的,更重要的是他本人強大、堅韌的意志。
來源:《谷物大腦》、百度百科及網絡
侵權請聯系刪除